摘要: 元末明初起義軍起兵時期處在元至正年間,當時通行至正通寶等錢。故所鑄錢幣與至正錢風格相似,錢文書體更是如出一轍。錢文正楷更接近于至正通寶。元豐錢鑄量之大,版別之多,為兩宋之冠,就小平錢而言,就有400種之多。
至正二十年,陳友諒挾持徐壽輝以率領大軍攻克朱元璋的太平與采石(今屬安徽),隨即殺掉徐壽輝,以采石五通廟為行殿稱帝,改國號為漢,建元“大義”鑄造大義通寶。
元末明初起義軍起兵時期處在元至正年間,當時通行至正通寶等錢。故所鑄錢幣與至正錢風格相似,錢文書體更是如出一轍。至正錢傳承北宋大觀通寶錢制,分五等。錢文正楷,隱約可見瘦金體書風,錢背多有紀年文字。而此時的農民起義軍錢多采取三等錢制,光背。錢文正楷更接近于至正通寶。
“大義通寶”錢,有銅小平、折二錢、鐵錢三種,書體有篆書、行書、隸書,是北宋神宗元豐年間鑄造的錢幣。元豐錢鑄量之大,版別之多,為兩宋之冠,就小平錢而言,就有400種之多?!霸S”年號的命名,北宋葉夢得《石林燕語》、南宋洪邁《容齋隨筆·紀年兆祥》:“熙寧末年旱,詔議改元。執(zhí)政撰三名以進:曰‘平成’,曰‘美成’,曰‘豐亨’。神宗曰:‘不可!成字于文,一人負戈。’廷案:陳郁《藏一話腴》云,執(zhí)政初擬美成,上曰:‘羊大帶戈,不可!’與此條小異。
元末明初起義軍起兵時期處在元至正年間,當時通行至正通寶等錢。故所鑄錢幣與至正錢風格相似,錢文書體更是如出一轍。至正錢傳承北宋大觀通寶錢制,分五等。錢文正楷,隱約可見瘦金體書風,錢背多有紀年文字。而此時的農民起義軍錢多采取三等錢制,光背。錢文正楷更接近于至正通寶。但整體來說,大義通寶錢與同時期天啟通寶、天定通寶甚至是龍鳳通寶相比,鑄造工藝稍遜,錢背更平夷,不及其余深峻。版式不多,小平錢中有一種大字大樣,或為初鑄錢。
大義通寶圖片及價格 “大義通寶”四字楷書,直讀,光背無文。大義通寶錢,有一定遺存量,其不普通,但也非珍稀。大義通寶鑄量較豐,傳世略多。小平市場價格在2000元左右,折二、折三市場價格在3000元左右。
比對大義通寶之折二型錢徑,其明顯大于折二,再比對折三,則又明顯小于折三。本品,因為其直徑未到30毫米,故愚以折二大樣,而非折三小樣斷之。鑄體顯示其乃官爐正作,毫無疑問。比對可見,其與三等標稱流用錢書意乃為一致。
比對大義通寶之折二型錢徑,其明顯大于折二,再比對折三,則又明顯小于折三。本品,因為其直徑未到30毫米,故愚以折二大樣,而非折三小樣斷之。
由于鑄造時間短,流通范圍小,發(fā)行數(shù)量有限,流傳至今的上述錢幣已經(jīng)十分稀少,因而顯得尤其珍貴。1361年,同樣想當皇帝的朱元璋與之交戰(zhàn),打了三年未能將陳友諒消滅。
大義通寶由于政權時間極短,鑄造數(shù)量及流通區(qū)域有限,如今在市場中不易得,卻是同時期的農民起義軍錢中數(shù)量較多的一類。據(jù)悉,小平市場價格在2000元左右,折二、折三市場價格在3000元左右。
元朝末年,統(tǒng)治集團政治腐敗,人民災難深重,從而引起了大規(guī)模的農民起義。1359年,陳友諒殺天完將領趙普勝,此時其名望以如日中天,而徐壽輝則逐漸淪為傀儡。各路大軍紛紛各自為戰(zhàn)、自立為王,從而導致了整個紅巾軍的分裂和失敗。
大義通寶圖片及價格 大義通寶值多少錢一枚
大義通寶圖片及價格 “大義通寶”四字楷書,直讀,光背無文。大義通寶錢,有一定遺存量,其不普通,但也非珍稀。大義通寶鑄量較豐,傳世略多。小平市場價格在2000元左右,折二、折三市場價格在3000元左右。
大義通寶相關文獻記載 大義通寶圖片及介紹
在徐壽輝一派勢力中,其部將陳友諒崛起壯大很快,控制了天完政權,自稱漢王,對其構成很大威脅,后來陳友諒索性殺了徐壽輝,自立為帝,改國號漢,年號大義,鑄有“大義通寶”錢。1361年,同樣想當皇帝的朱元璋與之交戰(zhàn),打了三年未能將陳友諒消滅。